兼职刷单、投资理财、网购理赔......如今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有的甚至能隔着手机就将你与外界的联系切断。
5月24日中午,安文派出所民警接到精准预警指令,称安文街道张女士存在被骗风险。接到指令后,民警陈有望立即打电话联系张女士,但电话一直提示呼叫转移,无法与张女士取得联系。随后,陈有望辗转联系到张女士的单位领导胡主任,这才找到正在办公室与“银监会工作人员”沟通的张女士,成功止损16万元。
经了解,当天上午,张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“银监会工作人员”的电话,称张女士在上学期间注册过借款软件,因为国家正在整治“校园贷”,需要张女士把学生账号注销,转为正常账号,若不注销,不仅要缴纳高额滞纳金,还会对个人征信有影响。

由于张女士在上学期间确实注册过借款软件,便未起疑心。随后,张女士按对方所说一步步操作,进入一个名叫“监管9组”的QQ群。进群后,群内“工作人员”转发了“授权书”、“红头文件”、“工作证”等各类虚假材料图片,进一步博得张女士的信任。

取得张女士信任后,“工作人员”开始要求与张女士进行QQ通话,并以“指导张女士解决问题”为由,要求张女士打开屏幕共享。随后,让张女士打开各个贷款平台,检查是否有其他平台的贷款,并要求张女士将钱贷出来统一存到一张银行卡内。
在张女士按对方要求进行操作时,却不知“工作人员”已经把张女士的手机设置成呼叫转移,让其他人无法与张女士联系。
在“工作人员”的诱导下,张女士将自己的钱以及各个平台上的贷款总计16万现金转移到了同一张银行卡上,此时,胡主任找到张女士,挂断与“银监会工作人员”的通话,避免了损失。
警方提醒
接到陌生来电时,提高警惕,不要轻易向陌生人转账,更不要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,涉及私人信息,特别是银行卡密码、验证码时,一定要谨慎。接到此类自称网贷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,务必提高警惕。遇到疑问时,应当及时向警方或者官方客服咨询核实,避免财产受到损失。
转自:潍坊网警